大皖新闻讯 “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,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,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。”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《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》背后的故事。
刘永泰,1920年出生,安徽萧县人。受家庭的革命氛围熏陶, 18岁的刘永泰到宿州市桃山集参加孙象涵组织的彭南抗日游击队。
他因有文化担任文化教员,在战斗中逐步成长为连指导员。部队整编后,他在彭雪枫带领的新四军队伍中参加了拂晓报社、拂晓剧团的工作。
1945年,刘永泰到新四军四师雪枫军政大学学习深造,同年4月毕业。
日本投降后,因家庭原因,刘永泰离开部队回乡任教,将教书育人作为新的战场。
刘长青表示,父亲回乡任教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,乐于助人,关心学生,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,众多学子受他鼓舞走上军旅征途。
“这张证书见证了父亲的革命岁月,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。”刘永泰之子刘长青小心翼翼地保管着父亲的《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》。“每次看到它,就像父亲还在我面前。”
“父亲的证书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”刘长青说,父亲1993年10月逝世,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家人不忘初心,艰苦奋斗。
目前,刘长青已将这张证书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。安徽革命军事馆筹建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他们将收藏好、研究好、展示好征集革命文物,让“沉睡”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绽放出历史的光辉,传承好红色血脉。
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
编辑 汪艳
驰盈配资-配资查询网-配资网平台-买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